置顶

古代没有暖气 古人如何度冬?|四川省_新浪科技_新浪网

作者:admin | 分类:NBA资讯 | 浏览:14 | 日期:2024年05月07日

古代没有暖气 古人如何度冬?|四川省_新浪科技_新浪网

■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

据了解,在故宫里的宫殿大多设有火炕,炕下有火道。宫殿内暖阁的地面是可以加热的,也就是早期的地暖。炉坑内设有炉膛,并与殿内烟道连通,由专门负责司炉的太监不时点燃柴炭,使得宫殿铺设烟道产生热流,烘热地面。坤宁宫东暖阁,如今还保留着这种设施。殿前炉坑口覆盖着包铁板的木盖,至今可见。这是明代之后的避寒“技术”。那么,其他古人,日常会通过什么方式取暖?一些文物或许可以告知一二。

1

达到温热如春的效果 古人做出了很多探索

据李崇寒在《国家人文历史》撰文介绍,春秋时期,出现了可移动的取暖器具燎炉。从河南省新郑市李家楼出土的“王子婴次”青铜炉可看出,此时火盆腹部较浅,形制小而简单。与炉配套出土的炭箕或漏铲,用来转移火种和添加木炭。这种小型火盆虽然便利,但提供的热量终究有限,如何让整屋暖和起来,达到温热如春的效果,古人做出了很多探索。

据了解,在秦朝,建筑师们就为秦王设计了大型取暖设施——壁炉。土坯砌造,呈覆瓮形,热气在膛内有充分的回旋余地,能迅速排出避免乌烟瘴气,炉顶设计还会扩大散热面积,让屋子里温暖如春。

在冬天,手容易冻僵,古代没有现在的电热暖手袋怎么办?实际上,在古代,早已有“汤婆子”这样的手炉暖手,这是一种金属圆壶,一般用铜、锡制成,往里面灌上热水、拧紧盖子,包一层布,就能放到被窝里暖脚了。大诗人黄庭坚盛赞“千钱买脚婆,夜夜睡到明。”

类似到了唐代,则制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,武则天时期,有人设计了一种迷你取暖神器,名“卧褥香垆(炉)”,其实就是香球与迷你火炉的结合。拿来放在被子里取暖、熏香用。

据李崇寒在《国家人文历史》里撰文介绍,它的构造十分精巧,由几个轴心线相互垂直的金属环构成,中央轴心处安装有置放木炭的容器,外面以镂空金属球包裹。神奇之处在于,任凭球体香炉怎么旋转,燃点木炭的容器始终处于水平位置,丝毫不用担心火炭会倾覆、外泄,放进被窝里安全又方便。

2

屏风用来挡风 熏炉增添暖意

南越王博物院馆员黄巧好介绍,南越王博物院(王墓展区)文物跟冬天有关的有几个类型。一个是家具类,比如屏风;第二种,就是炊具,像釜甑、烤炉、煎炉、鍪,古代用来烧烤、“打火锅”;第三种,是酒器,有温酒器,铜鐎,还有酒杯,有玉杯、铜杯;第四类则是一些家居小物,比如说熏炉铜灯。

在古代,屏风在家具中的存在更多是挡风、隔断视线或风水上的挡煞。但在北风天,多了一架屏风,室内便能暖和不少。此外,屏风在日常使用中也有标识主人所在位置的功能。据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载:“孟尝君待客坐语,而屏风后常有侍史,主记君所与客语,问亲戚居处。”

当年,南越王墓的考古出土文物中,就有一件“鎏金铜框架漆木屏风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与其他随葬品不同,这件屏风是南越王生前使用过的器物,因此,通过这件物品也能想象在汉代,达官贵人家中所应用的屏风模样。

这件“鎏金铜框架漆木屏风”正面被等分为三间,正间设两扇屏门可向后启开,两侧翼障用有转轴的折叠铜构件相连,可以作90°启合,张开后为一座平面呈“凹”形的围屏。

南越王博物院(王墓展区)还有一件造型别致的“四联体铜熏炉”,黄巧好介绍,熏炉是古代焚烧香料的器具,既能为居室增添香气,也能在秋冬时节增添暖意。这件“四连体铜熏炉”。由四个不相连的方格组成,使用时,可同时点燃四种香料,可见西汉香料类型的丰富。在干燥而寒冷的冬日里,染上一炉香,室内香味层次渐显,袅袅香气不仅让暗香盈袖,也使暖意满怀。熏炉的盖子呈田字,每格隆起。镂孔处,常有香烟散逸。

3

鸮足铜烤炉“烧烤” 用“鍪”来涮火锅

另一种有效的取暖方式,就是吃,储存热量用来保暖。在吃上,南越王也很有讲究。冬日里围着烤炉烧烤食物的习惯,也能在西汉南越王时期找到足迹,在南越王墓就曾出土了三套铜烤炉,黄巧好介绍,其中一件鸮足铜烤炉最为传神,烤炉呈四方形,四角微翘。下有四个鸮形足,鸮足挺立、鸮背顶负炉盘,烤炉稍长的两侧铸有四头小猪,猪嘴朝天、四足撑起,可用于插放烧烤用具。烤炉四壁还各饰有铺首环,功能多样。

在烹煮食物的炊具上,南越王墓中出土了各式各样的铜鼎,包括:“矮蹄足”的汉式铜鼎、“扁直足”的越式铜鼎、“高蹄足”的楚式铜鼎,最值得一提的是带有“蕃禺”二字的汉式铜鼎。

“蕃禺”是古广州的名称,在秦朝时,就已经成为南海郡的郡治,是岭南地区最早的城市与政治中心。公元前203年,赵佗建立了南越国,定都蕃禺,此后蕃禺成为了南越国的都城。

除了有鼎外,可以烹煮食物的还有鍪,鍪是战国时期在四川地区流行的一种炊器,一直沿用至西汉时期。

南越王博物院公共服务部陈秋月撰文介绍,恰巧火锅也同样流行于四川地区,所以也有学家认为,古代的四川人民有可能正是使用这种鍪来涮火锅,南越王墓中出土有不同大小的铜鍪,有的还附有铁三足架,它们是配套使用的炊器,并且,这些铜鍪在出土时还盛有不同的食物,比如青蚶、龟足、家鸡、猪骨、鱼骨等。此外,在南越国贵族墓中也常有铜鍪出土,可见鍪在南越国是常用的烹饪器物。“每逢冬季,南越王就可以约上几位爱臣齐聚一堂,欣赏歌舞钟磬还能用小铜鍪涮着各种山珍海味,其乐融融,同时还不忘了用犀角形玉杯小酌几口。”

延伸

雪中送炭

据《宋史》记载,宋太宗淳化四年,为表现京城祥和气氛和自己的仁君形象,故而在二月壬戌,太宗赵光义“赐京城高年帛,百岁者一人加赐涂金带”。碰巧这天雨雪交加,天气非常冷,因此,宋太宗立即宣布,派遣“中使”再赐京城“孤老贫穷人千钱米炭”。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中,孤寡老人有了米炭,就等于有了生活的希望。于是从宋太宗开始,“雪中送炭”的故事就流传开来。

为了宣扬德政,宋朝历代君主中这样的举动并不少见,真宗、哲宗等都曾有过。冬季救寒更为迫切的是能够买到低价的柴炭。为此,两宋朝廷经常将官府的柴炭减价出卖,以惠贫民,“遇炭贵减价货之,即京师炭价常贱矣”。而“雪中送炭”也成为宋人对朋友过冬最好的馈赠,如南宋中兴诗人范成大曾作《雪中送炭与龚养正》,借助“送乌薪”来表达对朋友的问候。高登也曾因“雪寒官冷家乏薪炭”而写诗向朋友求救:“雪中送炭从来事,况尔羁躬觅蠧椽。”

发表评论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